本文最后更新于456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过时,如有错误请发送邮件到g1546780487@163.com
送别
- 坐在有些狭小拥挤的520路公交车里,望向窗外,霓虹灯闪,恍惚间,我似乎回到了高三的无数个周六傍晚,我一个人乘着128路公交,在结束了五十分钟的车程后,拖着疲惫的身子,回到家中。
- 我还记得,我在毕业时,最后送别128路的场景。那一次,是在中午,在我拍下校园的最后一张风景照后,我又背上书包,在公交站台下久久等待。它来了,载着我所有高中的美好回忆驶来,那是我最后一次登上这辆公交车,最后一次欣赏沿路的风景,最后一次抚摸温柔的窗风。然后下车,我转过身,目送它离去。看着它渐行渐远,我恍然意识到,我送别的不仅仅只是一辆我再也不会乘坐的公交车,还有那个再也回不来的高中时代,无数个美好的日日夜夜以及和公交车一样渐行渐远的朋友。
- 暑假里,我到表姐的补习班给几个孩子辅导作业。还在上小学、初中的孩子,贪玩是他们的天性,尽管他们没少让我操心,但其中一个还只是三年级的孩子说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,他说:“关老师,你走以后会不会想我们。”我一时愣住了,我没有想到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。我的的确确,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,我没有想过该怎样告别那些天真调皮的孩子,没有想过该如何送别这个暑假的美好回忆。我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吗?还是说我早已习惯了顺其自然,习惯了在简单随便的告别之后,悄无声息地离开呢?
- 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十八成人,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经历过了许多次送别。搬家时,我们告别青梅竹马、两小无猜的玩伴,每一次毕业我们送别逐渐远去的同学,我们送别逝去的亲人,送别出差的父母。或许是送别太多,我已经逐渐变得麻木,送别的形式也从一开始的挥手告别、紧紧相拥化为如今一顿客套应酬的聚餐。所以我变得有些讨厌送别了,我更喜欢一个人,默默地目送那些人缓缓离去。彼时,风裹挟着记忆向我涌来,我看着他们的身影逐渐缩成一个小点,自己却陷入无边的回忆之中,轻声道一句“再见”。
- 古人说: 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遥想古人送别,也是一种雅人深致。古时交通不便,一去不知多久,再见不知何年,所以南浦唱支骊歌,灞桥折条杨柳,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,都颇有意味。平素莫逆于心,临别难分难舍。 只可惜在这个人情世故无比肤浅的快节奏年代,我们很难再体会到《长亭送别》中“青山隔送行,疏林不做美,淡烟暮霭相遮蔽”那样哀而不伤的美好意境,也很难再拥有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”那样深厚真挚的情感了。
- 梁实秋在《送行》一文中写到:“我不愿送人,亦不愿人送我,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,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。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,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,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。一个朋友说:“你走,我不送你;你来,无论多大风多大雨,我要去接你。”我最赏识那种心情。”送别固然痛苦,可那种“再见不知何年”的感觉,更令我心痛。亲人好友之别,尚能再见,可那些萍水相逢,匆匆路过我生命的人,果真还能再见么?
- 其实啊,我无数次幻想着,毕业后我们最后一次分别的场景。我想约你在一个咖啡厅,聊着过往,想象未来,在郑重道一次再见之后,送别我们所有的青春。
- 至此流年各天涯,一壶煮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;问君此去几时还,来时莫徘徊。
注:此文作于2020年12月3日。
网易云外链样式大小好像乱了哦
我想让它显示得长一点,就改了点参数hhh,看来还得再调一调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我建议你设置width=”100%”,这样他的宽度会根据文章页面适应,不会因为固定值在不同宽度的设备上突破文章框架。
原来如此,感谢大佬建议,我尝试修改一下~٩(ˊᗜˋ*)و